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乡村靓不靓,厕所逛一逛。厕所是一个村庄整体面貌的展示窗口。
重庆市南岸区在努力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中,结合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场硬仗,坚持规划引领,抓好示范带动,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年,南岸区累计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户,新建改建农村公厕6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宣传得力,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到位
厕所革命也是农民同旧习惯、旧观念作斗争的一场思想革命。在改厕初期,南岸区就把宣传作为首位工作,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引导。从“动员会”到广场舞,从广播电视到田间地头,从“党建活动室”到农户家中,就改厕益处、政策措施、技术规范、改厕后续服务等问题对农村群众进行多种方式解答。让改厕工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广大农户的思想认识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大转变,对改厕工作给予拥护和支持,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迎龙镇修建的SMC模压玻璃钢化粪池。
统筹推进,“人、财、物”全面到位
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过程中,南岸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整合各部门资源要素,细化责任分工,蹚出了一条统筹之路。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工作专项组,按照“镇街吹号、部门报到”原则,统筹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各项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区农业农村委负责协调推进农村公厕、户厕无害化卫生改造工作,区卫生健康委负责建设技术指导,区生态环境局负责推进农户改厕后的粪污接入污水集中处理站点,镇街负责具体实施,多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召开农村厕所革命现场推进会,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问题台账,定期实地督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督查结果进行全区通报并纳入年度考核,有效激发了全区推进厕所革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南山街道改建后的户厕。
落实资金,专款专用。通过统筹中央奖补资金、区级专项资金、街镇自筹资金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特制定财政资金奖补方案,户厕按照元/户标准,三档村新建公厕按照14.6万元/座,一、二档村新建公厕按照5万元/座,改建公厕按照3万元/座补助到镇街,由各任务镇街统筹使用。共计投入各级农村改厕资金余万元,要求各镇街务必做到专款专用。
保障物资,规范建设。各镇街多措并举,提前做好物资采购准备,通过购买一体化化粪池罐体和自建所需材料等方式积极推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保障农户改厕工作顺利完成。
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改厕数据统计到位
切实贯彻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部署,建立和完善工作台账,做到项目化、清单化、工作留痕、量化可查。根据人居环境分档分类整治要求,结合村情,将本辖区行政村分为三个档次,分类实施农村厕所革命,逐村逐户走访摸底,明确应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数,确定各镇街任务数;要求各镇街对近3年已改建完成的农村户厕开展效果评估和使用情况自查,摸清改厕中存在问题,建档成册;同时对已改建的农村户厕进行逐一编号,登记造册,做到一户一档、一村一册,逐步完善南岸区农村改厕台账,制作农村改厕公示牌,明确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说明和管护责任人。
南山街道改建后的户厕。
以点带面,污水一体化治理示范建设到位
从粪污就地利用、生产生活一体化、打造农村良好环境的角度,立足实际,创新改厕方式,系统可持续地解决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问题。南山街道在乡村振兴示范点放牛村大竹林地区投资余万元建设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新建污水管网米,改建雨水沟渠60米,新建小型污水处理厂立方米和生态湿地平方米。新建成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高达立方米/天,解决了周边南山寺、民宿、餐饮店及村民共约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监制:李朝民编辑:李慧斌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