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阳8月25日消息(记者汪宁通讯员张朝甫 王充)李喜柱,男,汉族,年10月出生,小学文化程度,河南省唐河县大河屯镇马庄寨村脱贫户。李喜柱幼年患小儿麻痹症并留下严重后遗症,行走困难,后视网膜脱落,16岁时双目彻底失明。眼盲心更亮,双手搏未来。李喜柱在看不见光的地方努力寻找太阳,以奋斗不息的姿态站在了脱贫攻坚这个时代大潮的前端,活出了自己别样的精彩人生。他凭借着自己的梦想和意志创造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奇迹,通过学习修理摩托车、电动车开起了维修店,还当上了电动车代理商,同时学会弹吉他、拉二胡、吹葫芦丝,歌唱的也很不错,而且很早就用手机注册成为酷我K歌会员,和网友进行创作交流,最终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在黑暗中用奋斗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影响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
命运多舛 盲人亦是追梦人
李喜柱认为,命运一直在和他开玩笑。三岁时,他患上小儿麻痹症,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行走困难,走路时常摔倒,经常被人嘲笑。终于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他想着要争口气,就好好学习,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三名。可老天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他清楚的记得,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刚上到第4课,中午时眼睛好像突然被蒙上了一块布,什么也看不见了,经医生诊断是视网膜脱落,从此踏上了四处求医的道路,再也没有上学。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最终没有把眼治好,16岁时被宣告彻底失明。知道这个结果以后,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内,绝望到了极点。父母怕他一个人在屋里闷坏,就给他买了一个小收音机。从此,他就以收音机为伴,听坏的收音机足有几十个。在听收音机的过程中,他逐渐了解到许多身残志不残的名人故事,他们不向命运低头的奋斗精神,激起了李喜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暗暗下定决心,“摸,我也要用双手‘摸’出幸福生活!”
年7月,李喜柱为前来修车的老乡更换电动三轮车轮胎。
李喜柱原本有哥嫂。年,嫂子因车祸撒手人寰。年,李喜柱的哥哥因病离世,只留下70多岁且疾病缠身的父母带着李喜柱和他当时仅7岁的小侄女儿艰难度日。哥嫂结婚时买的摩托车,也就闲置在屋里。有一天,他产生了大胆的想法:研究摩托车修理,来学门技术。从此每天有空,他就把零件一个个拆下来,感觉摩托车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再根据记忆,将零件重新组装好。作为一个盲人,李喜柱学修摩托车的难度可想而知。别人一次就能做到的事情,他可能要重复摸索十几遍、几十遍才能做到!沮丧烦闷时,李喜柱就学着拉二胡换换心情,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了下来。
党恩至深 一双巧手“摸”幸福
年,马庄寨村的脱贫攻坚责任组第一时间来到李喜柱家进行算帐,按程序把他家纳入了贫困户。县交通局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王建松了解到李喜柱家的情况后,帮助给他和父母办理了慢性病卡,解决了经常用药的大问题。又带李喜柱进行了残疾鉴定,办理了残疾证。就这样,李喜柱一家人的医疗六次报销、低保、教育补贴、到户增收、小额贷款、扶贫粮仓收益分红等扶贫政策陆续享受到位。
年1月,唐河县县委书记周天龙、大河屯镇党委书记韩学军到李喜柱家慰问。
时间长了,李喜柱和帮扶干部熟悉起来,就说出了心底的想法:“我想靠学习摩托车和电动车维修技术来脱贫致富,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听到李喜柱的愿往后,驻村工作队高度重视,立即发挥部门优势,帮助联系了县城一家正规维修站,让李喜柱系统学习到了摩托车和电动车修理技术,并帮助他购置了充气泵、扳手等修理工具。有一次,邻村推来了一辆发动机有故障的摩托车,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对李喜柱说:“你看看能修不?修不好就当废品卖掉。”李喜柱熬了几个通宵,反反复复拆装无数次,终于排除了故障!喜柱一时名声大振。渐渐的村民们的电动车、家用小电器坏了,就拿来让他修理。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练手机会,就是熬上几个通宵,也要尽力修好!摩托车电路系统复杂,许多故障需要用万用表排查。他看不见,就用舌头感知电流是否存在,从而判断故障。电动车最简单的控制器也有十几个线头,他为了分辨清楚,断开一个线头就做一个标记,让母亲告诉他颜色,把每种颜色的线控制的部位牢记在心。因为服务态度好、技术好、收费公道,李喜柱的维修店深受当地村民欢迎。遇上老年人、贫困户来找他修车的,他都义务维修。就这样,李喜柱成为十里八乡的名人,周边村镇群众的电动车出了问题,总是第一时间送到他这里修理。年,仅修车一项,李喜柱年收入就在2万元左右,一家光荣脱贫。
年12月5日,唐河县大河屯镇马庄寨村举办年度脱贫户脱贫光荣证颁发仪式,李喜柱一家顺利光荣脱贫。
胸怀光明 小康路上再出发
李喜柱陆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