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秋日照耀下的唐河,沃野流金,一条条宽敞平坦的道路如游龙般亘卧在古唐大地,宁西铁路、沪陕高速横贯东西,三条国道五条省道纵横全县,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向西守望南阳机场、高铁站,方枣高速、唐河复航项目正在推进,一座座大桥飞跨唐河两岸,一排排车辆往来如梭,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和集“水、路、高、铁”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跳跃而出,为唐河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
在城区,围绕“四大城市定位”,“一环两轴三川四海五湖”的思路,近年来交通系统承担完成五里河大桥、澧水大桥、时代大道、澧水西路、迎宾大道升级、南延等“四路两桥”38公里城市外环全线贯通;在乡镇,村村硬化路、户户出行易,邮政快递将老百姓的农产品轻便快捷运达城市,这些一条条凝结着无数筑路人努力和汗水的道路,成为唐河人民的开放路、致富路、幸福路、黄金路。
大道通衢立体交通初步构建
交通运输是社会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区域资源整合力和综合竞争力,被喻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和“先行官”。产业强县,交通先行,唐河县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处,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有着中原粮仓、友兰故里、栀子之乡之称,自秦代置县以来,就有水陆码头,是豫、鄂、陕、晋、川等省商贾云集之地,唐河也因道路通达而繁荣兴盛。近年来,唐河县交通运输局将道路建设工作提高到围绕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和提升的高度来谋划、实施。
为此,唐河县交通运输局发出“动员令”、吹响“冲锋号”,拿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市交通工程建设“转作风、创一流、当排头”的韧劲和实劲。
敲重鼓擂响锤,首先不断加快交通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共谋划交通大项目31个,总投资约.9亿元。目前总投资5.63亿元的5个重点项目,极大提升、改善城区外延的效果:对全长24.公里的唐河县S线公路,投资.8万元进行加宽改建工程,对路面大修同时进行双侧加宽,目前已完工;全长1.公里、总投资.88万元的北京大道西延项目(迎宾大道至麦仁店段),目前路基挖方及填筑压实完成约2万m3,路床填筑米,已完成台帽浇筑、梁板预制;全长米、总投资.34万元的唐河县友兰大道西段改扩建工程,目前已建成通车;全长9.公里、总投资2.1亿元的澧水路新建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打通了城区南延的瓶颈制约;全长22.1公里、总投资.3万元的沙河铺—石柱山旅游路道路建设项目建成通车,山水环绕的景区公路成为居民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地。
“万家灯火伴唐河,千帆云集似武汉”是唐河上世纪70年代前的真实写照,唐河自古以来就有通航历史,是万里茶路、南船北马的节点,曾辉煌一时。今天,远在百里之外的长江汉水流域,唐河县豫兴物流有限公司、宏远水运有限公司等多家水运企业、各类唐河籍船舶余艘,正忙碌穿梭在千里长江水面,在县交通运输局海事航务服务中心多年来服务和帮助下已培养成为“四上”标准企业,去年以来在唐河县年纳税余万元。
放眼望去,如火如荼、建设正酣的唐河复航工程、方城至枣阳高速公路,以及遍布城乡的道路建设、提升改造工程,目前,在唐河县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主动脉、农村公路为网络的高效快捷公路网更加完善,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体系初具规模,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客货运输网络逐步形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交通支撑和保障。
遍地开花的道路建设,在实现城市内部各片区“内通”的同时,也实现了城市之间“外联”,加强了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间的快速联系,促进市域组团及产业平台间的联系,实现了唐河经济发展与南阳及周边城市的快速融合和协同推进。
振兴乡村阡陌连城村村通车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早年修建的“村村通”公路普遍标准偏低且超期服役,多处路面损毁造成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不仅严重影响村民的出行,更制约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唐河县交通运输局坚持贯彻“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乡村道路突出问题,严密部署,大力修建产业路、富民路,为服务农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在唐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唐河县交通运输局大力改造升级农村公路。首先加快推进通村入组工程实施。将通村入组与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结合,利用PPP模式开展通村入组道路建设,有效缓解了资金紧缺问题。截至目前全县20户以上自然村共个村已全部通达硬化路;建立完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至目前,全县个行政村(居委会)已全部通客车,其中个行政村通客运班车,22个居委会通公交车。同时,紧抓省政府“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政策机遇,结合实际,科学新增村村通班车线路42条,单边总里程约公里,共建设候车亭个,站牌个,公示牌个,总投资约万元,逐步实现农民群众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出行更方便、更快捷。
“家”在哪里,“路”就在哪里。平整绵延的“柏油路、硬化路”在乡村、在街巷延伸,把党的支农政策和千家万户连起来。畅通无阻、平坦整洁,没有昔日的尘土,没有往日的泥泞,增添的是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一声声由衷的赞叹,表达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不断攀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奔小康,基础在交通。一条公路改变一个村庄,一条公路带动一项产业,一条公路致富一方百姓。修建的是乡村道路,改变的是农村面貌,联系的是党心民心,巩固的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引领,强化“建、管、养、运”高质量发展,真正把路修在群众的心坎上,为助力唐河乡村振兴和早日建成豫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南阳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重要增长极、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作出新的积极贡献。”唐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晓良说。
便捷出行免费公交普惠百姓
“交通建设是发展所需,更是民心所盼。不仅仅要让城乡居民感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便利,也要让城乡居民能享受得到便捷的交通。”年2月13日,唐河县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城市公交全部免费乘坐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了公共交通的公益性、服务性作用,受到了全县群众的一致赞誉。止目前,全县共发展公交车辆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台,城区内共开通公交线路11条,运营线路总长公里,日均发班个,发班正点率达96%,乘客满意率达97%。随着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公共交通秩序,减少尾气排放,推动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打造“未来交通”发展典范为目标,唐河县交通运输局大刀阔斧对全局上下进行思想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改革和创新,结合正在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万人助万企”活动,针对原有的行政管理及行政审批规章制度,创造性地实行“废、留、改、立”,一改机关形象和办事效率。与此同时,唐河县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超限超载治理行动、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等综合执法行为,保障全县交通有序发展、安全畅通。
该局还严格运输市场规范管理,对客运服务网络进一步优化、完善,在客运服务工作中,以解决乡与村、村与村之间通客车,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为目标,紧抓“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坚持以路设线、沿村选点、优化老线、补足新线,统筹农村客运与高铁客运、城市公交、长途班线的衔接与融合。目前全县共发展汽车客运站24个,其中二级汽车客运站1个、三级汽车客运站1个、四级汽车客运站12个、五级汽车客运站9个、城市公交公司1个,城区客运南站正在筹建中,形成覆盖城乡的综合服务网络。
如今在唐河城乡,村村通油路,亮化全覆盖,中心城区到各乡镇快速通道一条比一条平坦、宽阔,一条条散布在房屋边、田地间的阡陌水泥小路四通八达,条条小路从入村马路边上延伸出去,直达村民房屋门口,如叶片脉络一般在一个个村庄上铺开。全县国道、省道和县乡村道路基本实现了亮化、绿化全覆盖。客运班车、免费公交、共享单车、网约车等多种便捷高效的交通方式,极大方便了城乡居民的出行,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形象和经济发展的活力。
精建细养着力提升路域形象
城市道路是城市重要的活动载体,其功能的完善以及环境品质的提升,将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市形象。赵晓良说,唐河县交通运输局通过“一路一品”的提升策略,着力改善交通路网路域环境,实现道路功能精细化品质化。
在城区迎宾大道、北京大道等城区道路,通过建立湿地公园、游园、绿地等形式,形成“道路+休闲”新的产业融合模式。在九龙湖水库,通过20余公里旅游公路的打造,形成“道路+旅游”的产业融合模式,实现了道路建设拉动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效果。
道路建设三分建,七分养。唐河县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紧紧围绕市局提出的养护工作“科学养护、重点养护、预防养护、精品养护、习惯养护”的基本思路,在经常养护上下功夫,坚持以路面养护为中心,早计划、早安排、早实施。截至目前共完成整修路基边坡平方米,疏通边沟18米,完成基层挖补0平方米,面层坑槽挖补.1平方米,处治沥青路面反射性裂缝延米;维修路基构造物66处,维修安全设施处,维修标志标牌块;补栽路树(花草)10株,完成绿化管护平方米;开展桥梁普查,核准列养桥梁基本信息,年完成列养线路86座桥梁的检查及资料更新工作;G、G、S线唐河境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目前已经完成70%;S鲁姚路养护大修工程目前已完工;G线牛沟大桥桥面铺装已完成。县乡公路实行“路长制”,管养服务有力提升,该县19个乡镇均已对乡、村道开展经常化、规范化管理养护工作,至目前共完成路面保洁公里,路肩边坡整修、疏通边沟公里,路肩机械割草86公里,管养覆盖率和管养质量明显提升。
为保障道路建设的资金来源,唐河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今年以来干线公路G国道、G国道累计争取政策性资金余万元;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场站建设累计争取上级资金2.5亿元。与此同时,局下属国有企业唐河县路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市场规模,目前固定资产超过2亿元,在道路建设中充分发挥国有团队优势,克服“等、靠、要”等传统思维,开拓性进取,能打硬仗,对城乡道路、桥梁、路段危险进行抢建抢修、保质保畅,成为全市公路建筑市场国有公司的一面旗帜。
砥砺奋进勇当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军
交通作为经济的命脉,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座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名片。展望十四五,唐河将迎来道路交通建设的黄金时代。
——通过唐河复航项目,拉动唐河乃至南阳融入长江经济带。唐河复航工程估算总投资45.15亿元,唐河省界至社旗航运工程航道共计公里,通过建设阶梯枢纽对河道进行渠化,采用五级枢纽对唐河省界至社旗段进行渠化,对局部不满足通航水深和弯曲半径的河段采取疏浚、切滩、裁弯取直等工程措施进行整治,对碍航桥梁进行改建,唐河省界至马店段66公里,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可通航吨级船舶。
唐河复航工程拟建源潭、马店、郭滩3个通航船闸及泄洪闸坝。同时,拟建唐河港区、城郊作业区和郭滩作业区航道工程,拟改建郭滩唐河大桥、上屯唐河大桥、唐河二桥、唐河三桥共四座桥梁。该工程的开发建设将促进“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同时也将大大加强流域防洪能力。届时,将形成一条沟通武汉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水运大通道。
唐河复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连接豫鄂两省的黄金水道,将极大地提升唐河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大程度地融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拉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重现历史上南船北马、万里茶路枢纽的盛景,实现唐河乃至南阳通江达海的梦想。
——通过方城-枣阳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南北交通瓶颈,实现经济纵向、横向全方位发展。总投资50亿元的方枣高速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唐河境内全长49.公里,互通立交5处(其中枢纽1处),铁路交叉1处,设祁仪互通连接线1处,长8.公里。
——在唐河境全长48公里、估算投资48亿元的宁西高铁(南信合段)项目已列入省“十四五”发展规划。
——总投资48亿元邓桐高速项目已列入规划。桐柏至邓州高速公路在唐河境起自唐河桐柏交界,向西跨越虎山水库、经祁仪镇南、湖阳镇北、龙潭镇北苍台镇北,止于唐河新野交界,全长47.公里,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27米。唐河境马振抚镇、祁仪镇、湖阳镇、龙潭镇、苍台镇共布设5处服务式互通立交。
——南阳机场下一步外迁后,将进一步缩短与唐河县的距离,唐河将进一步融入航空、高铁发展片区。
放眼当下,唐河县交通运输局正在完善内循环,形成以县城区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框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辐射贯通各乡镇畅通便捷、循环联网的公路网络;打通外循环,构建与郑州、西安、武汉三大城市经济圈及南阳、襄阳、信阳等区域中心城市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将有力促进唐河快速形成“水、路、高、铁”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展望未来,从“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到“人悦其行、物优其流”,唐河县交通运输局正在朝着现代化豫西南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阔步前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唐河交通运输“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四十州”的愿望将逐梦成真。
责编:陶纪燕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