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旗县晋庄镇刘老家村有位普通农家妇女,部

编者按

双拥工作是党和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为进一步推进“双拥”工作,本报今起开设“军民心连心唱响融合曲”专栏,报道全市“双拥”工作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

社旗县晋庄镇刘老家村一位普通农家妇女,每到农闲时,便要为部队官兵缝鞋垫、打毛衣、织手套,然后通过邮寄或亲自赶到部队,把她亲手缝制的慰问品送到部队官兵手中。她就是被称为“兵妈妈”的河南省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拥军模范”杜金芬。

儿子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她成了广大官兵的妈妈

杜金芬热心拥军的故事还得从年说起。杜金芬,年5月出生于唐河县桐寨铺乡刘斌桥村,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居社旗县晋庄镇刘老家村,担任该村第十村民小组妇女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77分队名誉政治指导员、南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年12月,被部队授予“子弟兵的好妈妈”称号;年4月,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年12月,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称号;年3月,被南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南阳市第三届“十大女杰”称号。年6月,杜金芬唯一的儿子刘荣东在部队服役时被病魔夺去年轻的生命后,悲痛绝望中,儿子生前所在连队——解放军部队77分队的广大官兵纷纷围着她,亲切地叫她“妈妈”,真诚地表示今后会照顾她的生活,这给了杜金芬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她高兴地认下了这些可亲可敬的儿子,从此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母子情缘。

她关心战士们的生活,更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杜金芬时常记挂着部队的儿子们,她拿出平时节约下来的钱买来布料和针线,抽空为战士们缝制鞋垫,编织毛衣、背心和手套,在每年八一节前夕给战士们寄去。几年间,她一共为部队送去鞋垫多双、手套双、毛衣21件、背心20件。杜金芬不但关心战士们的生活,还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她四次应邀赴军营看望战士并作思想政治报告。每次去部队,除了带去家乡的土特产外,也为战士们带去了学习用品和精神食粮。

几年来,她共为部队送去《邓小平文选》、《中共十五大文件汇编》等书籍余本,钢笔10支,锦旗3面,照相机一部。每次到军营,杜金芬发现哪位战士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就结合自己的经历,耐心细致地开导他们,帮助他们解开思想疙瘩,促使他们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

▼▼▼

四川籍战士甘志勇,年入伍后,一直是有线班班长,曾在全师大比武中两次夺得第二名。到年8月,他已超期服役,觉得自己付出很多,得到的回报太少,闹起了情绪。杜金芬知道后,就很严肃地批评他,跟他讲善始善终的道理,讲无私奉献的风格。看到杜妈妈这样关心他,甘志勇非常感动,改变了作风,临退伍仍照样干好工作。团部根据他的积极表现,为他上报申请二等功,当他挂上奖章时,第一件事就是向杜妈妈报喜。

杜金芬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成为全国、全军有名的“拥军模范”,靠的是博大无私的奉献精神,靠的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她说:党旗下的誓言我会永远记得,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该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带领群众科学种田,致富奔小康,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党和政府给予我的荣誉,对得起社会对我的关心支持,对得起“兵妈妈”这一光荣称号!(原载3月21日南阳晚报刘力果郑绪占)

社旗消息报编辑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