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河南有很多地方叫闽营

在今天河南省,有很多以“闽营”命名的地名。如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五星镇闽营村、南阳市唐河县昝岗乡闽营村、南阳市方城县县城内开化寺西边的闽营街等。还有民国时信阳县还有闽营街(又名闽营坊)、闽营村等,今南阳市邓州市清代有闽兵营地名,邓州还有一个“台湾村”,今平顶山市鲁山县清代设有闽兴屯,今驻马店市泌阳县官庄街清代建有闽营书院等待。

“营”是一种军队聚居的聚落。“聚落曰村;军地曰屯;军聚曰营;军官曰所。”至于“闽”字,众所周知,是福建的简称。

民国《宜阳县志》对于清代已经出现的地名“闽合里”的“闽”字作了诠释:“按闽合一里,乃闽人而军籍者也。”而带有闽人军籍者标志的地名在河南的大量出现,说明一个问题:“闽营”地名是福建军籍者移民河南的历史标记,是一段被人忽略的移民史的缩影。

福建军籍移民移入河南的时间大致是清代初年的康熙时期。康熙三年六月庚戌,授福建投诚伪侯黄廷为慕义伯。而康熙《邓州志·武备》亦有对接记载:“康熙七年迁投诚慕义伯黄廷(郑成功手下)于邓州,带领本标兵丁垦荒,改为闽兵营。”如有闽营地名的南阳市方城县,有碑记记载福建军籍移民的移入时间。《镇国将军余公墓碑》记载:“公讳添,字伯益。原籍福建漳州府漳蒲县铜山所人。

据清代方志资料的记载,移民涉及地域有南阳府、河南府、开封府、陈州府、信阳州和光州,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南阳市、洛阳市、平顶山市、许昌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和信阳市。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其屯垦聚居地并不都以“闽营”命名,还有大量以将官姓氏加上“营”字组成,如洛宁县的张营、信阳县之吴营等等,甚至还有一些不带“闽营”、“营”标识的移民聚居地地名。还有一些闽营地名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消失了,如新野县的中闽营,信阳县的闽营街等等。

福建军籍移民迁入河南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政府对大量福建投诚官兵进行安插的需要。自康熙二年起,持续不断的官兵投诚和持续不断的国家统一活动、降叛活动同步进行,以皇帝为首的政治家在不断讨论投诚官兵的安插问题。

另一方面大量的兵饷成为国家严重负担。这就使投诚官兵的地方安插成为中央政府一种迫切需要。而“于未经投诚之人,示以榜样”,这种安插又必须符合国家利益,利于笼络人心。明末清初兵燹之后垦荒的需要,于是就成了解决最迫切的“安插”问题的答案。其次,河南省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兵燹,人口急剧减少,田土荒芜,尤其是山区,荒芜之地更多。

福建军籍移民迁入河南后,其屯垦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亦农亦兵,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不断进行军事操练,满足国家的军事需要。闽营官兵在过了国家免税期后,他们的农业生产对地方赋税经济也作出了贡献。

除了进行军事操练维护地方治安之外,福建军籍移民还肩负着维护国家边防安全的任务。地方志屡有屯田将官立军功的记载。

康熙十三年讨吴三桂,十五年征杨烈嘉,二十一年平台湾,二十三年讨罗刹,二十九年调镇古北口,战绩均著。整个移民活动在河南进行得比较顺利。对于移民活动的结果,各地方政府在方志里虽有吹嘘夸大赞誉之词,但移民顺利融入河南社会是不争的事实。

地名是历史的缩影,随着时间的流逝,地名可能成为记载历史的重要载体,值得我们在历史研究中去发现和利用。

一个地名可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通过一个地名了解一段历史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另外还有其他地名也跟历史上一些人或者事有关。

比如我曾去邓州和泌阳,都有个叫阁老坟的地方,这是因为有两位明朝的内阁成员分别葬在这两个地方。再者我们这里有上屯,下屯等地名,这是当初明朝末期左良玉在此驻兵,一共有十三个叫“屯”的地名。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收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