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张顺
盲人修电动车,贫困户转身成了扶贫专干……近日,“决胜河南更出彩”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南阳市唐河县,实地采访了马庄寨村、李湾村、后湾村等在“志智双扶”方面涌现的脱贫标兵。
双手“摸”出来的幸福
上午,唐河县大河屯镇马庄寨村的李喜柱正在家门口修理一辆小型农用三轮车。和别人不同,李喜柱两眼双盲,修车只能跟着“感觉”走。
(李喜柱在家门口修理农用三轮车车把)
李喜柱今年已经40岁,3岁时因发高烧未及时送医而患上小儿麻痹症。后来,他双腿逐渐行走不便,因多次摔倒最后造成视网膜脱落,“当时小,在村里乱跑,我们村离县城也远,家里也没钱,只是疼的时候买点药”。16岁那年,李喜柱彻底双目失明。
命运的磨难并未就此结束,年,李喜柱的哥嫂因为车祸双双离世,留下的侄女还有80岁的父母,全都扔给了李喜柱。年,他家被纳入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生活的重创,没有击垮李喜柱。他家里唯一值钱的交通工具就是哥嫂留下的一辆旧摩托车,“当时也是无所事事,每天把不同的零件卸下来,听一听、摸一摸,看看摩托车有什么变化,再根据记忆,一遍遍地将零件组装好”。村民们的自行车、电动车出现小毛病,也拿来让他修理。“当时大家也是鼓励这孩子,自行车链条掉了,也找他,修坏也没事”李喜柱的邻居说。李喜柱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练手机会,“遇到需要修理的车,我熬上一夜也要修好。”
(李喜柱双手扶着两边的墙,上下楼梯矫健如飞)
通过不断摸索,李喜柱靠耳听、手摸学会了修理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修车的时候,我怕螺丝放地上不好找,就把螺丝含在嘴里。”年,根据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李喜柱参加了贫困群众技能培训,进一步系统学习了修理知识、技术。
“虽然我这样,也不能只‘等靠要’,要扶贫救济、等发钱,腿脚不行,但我双手还能动,可以自食其力”,李喜柱依靠维修收入,加上当地政府给予的帮扶,已于年12月光荣脱贫。
(大河屯镇人民政府颁发给李喜柱家“脱贫光荣证”)
扶贫车间:足不出户,就地有工作
距离马庄寨村正西方向7公里远的是李湾村,在该村扶贫车间的餐厅厨房,正在洗菜的杨甜今年26岁,是一名聋哑人。之前在家照顾婆婆和儿子,没有收入,只靠丈夫一人农闲时外出务工,养活一家人。
(李湾村扶贫车间:在厨房洗菜的杨甜)
当时唐河县财政局驻李湾村第一书记李伟和帮扶责任人王奇,多次到她家做思想工作,带她到马庄寨村李喜柱的家中,了解李喜柱战胜自我的历程。正是李喜柱的故事打动了她,杨甜向当地扶贫帮扶人反映,自己想获得一份贴补家用的工作。
(李湾村党支部书记刘大坡和杨甜在扶贫车间接受采访)
村党支部书记刘大坡说,“当时听到杨甜说要战胜自己,想找工作,我们非常高兴,我们推荐她参加短期技能培训班,学习烹饪技能”。年10月,杨甜正式进入该村扶贫车间——澳腾实业有限公司职工餐厅的厨房工作。现在,杨甜每天按时上下班,每月多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人。
从贫困户到扶贫人,角色在变,“心”未变
“我现在是村干部,是扶贫专干,年10月我被抽调到镇扶贫办参加全镇的扶贫工作,截止目前,我们村贫困户还有7户15人,苍台镇享受贫困户政策的共有户,已脱贫户,剩余83户没有正式脱贫,”苍台镇后湾村的杨金枝,曾经也是一名贫困户。
(苍台镇后湾村全景后湾村驻村第一书记高杰供图)
出生于年的她,现在也是该村最年轻的村委会干部。“平时就是到贫困户家里走访,了解情况,就和当初扶贫干部帮助我一样”。
(杨金枝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杨金枝1岁多时因发高烧患上小儿麻痹症,腿部落下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我年嫁到这里,婆婆突患重病住院,欠了6万多的外债,当时也成了贫困户”。年杨金枝一家在该村村委会的帮扶下,还清了债务,光荣脱贫。她还在该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选为村扶贫专干。
(杨金枝家院子:一面墙上贴满纪念扶贫照片)
杨金枝曾带动村内19名贫困户姐妹在该村扶贫车间加工针织衫,引进白参菌种项目,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年前做的,现在受疫情影响,为了安全,加工针织衫暂时停了,白参菌种到了春、秋季再种”。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杨金枝表示,针对苍台镇目前没有脱贫的83户贫困户,“我们计划于年底全部脱贫,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
一天的车程,采访团记者往返于唐河县城、大河屯镇与苍台镇,仅两镇就相距80公里,烈日暴晒,的确有点热、有点累。当看到盲人李喜柱在家门口熟练地修着车把,自叹不如的感觉刹那间油然而生。我很难想象他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世界里,究竟需要多大的毅力,需要重复多少遍,才能将每一个螺丝都拧进对应的螺孔,才能将密集的车灯线路一一接通,才能将发动机拆开、再装上。
当看到走路一瘸一拐的杨金枝,不辞辛苦坚持到贫困户家了解情况,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到成为“扶贫人”,让我们感受到真情的传递,法国作家大仲马笔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
经济上的“贫困”是暂时的,内心的“富饶”是永恒的。从乐观向上的李喜柱,到扶贫车间就地帮扶杨甜,再到扶贫身份转变的杨金枝,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的传递,更真实地看到了“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实践。决胜,河南更出彩,并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扶贫干部一个脚印一个走出来的,也是一个一个贫困户努力抗争命运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