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唐河县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肉牛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依托五大良种牛之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阳黄牛”的品牌优势,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布局肉牛相关产业,走出了一条脱贫群众增收、县域经济增速的新路子,牢牢牵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积极引导,集群发展。一是利用争取的“两牛”产业发展资金,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租赁养殖企业使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以标准化养殖场带动周边肉牛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广“户繁、企育、龙头带动”“规模养殖、集群发展”等产业模式,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发挥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实现企业增效、农户增收,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二是以“村集体建场、经营主体租赁”为重点,兼顾“规模养殖、集群发展”,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养殖发展模式。“十四五”时期计划建设规模养殖基地10个,每个养殖基地建设畜位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个,其中年新建扩建5个规模养殖基地,引导养牛“退村入场”,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比重。三是开展养牛示范创建。选取养牛发展基础较好,群众养牛热情较高的乡镇,整乡整村开展养殖示范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养牛示范乡、示范村、示范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全县牛饲养量年均增幅不低于10%。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创建养牛示范乡10个,示范村30个,示范户个,每个示范户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养殖畜位10个以上。截止年,已成功创建养牛示范乡4个,示范村8个,示范户50个。
拉长链条,融合并进。一是积极布局肉牛“一二三”产业融合,规模化适度发展。着力引进一批上中下游配套企业,大カ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产品绿色化、产业高效化,加快构建“饲、养、加、农、工、贸”于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体系。推动有条件的企业挂牌上市、做大做强。注重招商引资,积极招引全国知名肉牛加工企业,大カ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项目为支撑,推进集群发展。大カ培育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畜牧产业组织化程度。带动中小养殖户标准化生产,促进畜牧产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肉牛大县项目的实施,解决肉牛产业的薄弱环节,增强发展后劲,吸引社会资本向肉牛产业投资,使肉牛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和服务组织逐步得到培育、发展和壮大,同时通过肉牛规模养殖、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服务,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增加就业岗位个以上。四是以“南阳黄牛"品牌为抓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打造“南阳黄牛”唐河主产区,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带动唐河县肉牛产业快速高质量向前发展。
联农带动,助推振兴。通过“企业+村委+脱贫户(含监测户)”模式,企业无偿传授养殖技术,让群众劳务用工赚工资、土地流转增收入、自主养殖稳增收。一是安置务工,增加收入。在牛场建设项目中,工人优先使用脱贫户和监测户,截至目前,牛场建设中使用工人96人,其中28人为脱贫户和监测户;冷库项目建设中使用工人38人,其中9人为脱贫户和监测户;每户务工收入达元。后期的项目管理和运营中,也将优先使用脱贫户和监测户。二是加大收储力度,增加副业收入。县内养殖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敞开口子收购脱贫户、监测户以及一般农户的秸秆、玉米等作物,毎年可为周边余农户增收余元。三是鼓励托管,返租倒包等模式带动发展。由企业、村委、脱贫户(含监测对象)三方联合,脱贫户(监测对象)把牛交给企业,统一管理、统一喂养、统一防疫、统一回收;同时,政府牵线企业与脱贫户(监测对象)签订协议,养殖企业将牛租给脱贫户(含监测户)以及其它农户饲养,企业提供技术、销售。实现了企业、农户优势互补,各自受益。四是收益分成向监测户和脱贫户倾斜。使用财政衔接资金投资建设的养牛场和冷库项目,由县畜牧中心成立畜牧发展公司,租赁给经营主体获取收益,用于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监测户的分成;县乡村振兴局制定分配方案,资金切块下达乡镇,作为集体经济收入,设立“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兜底关爱”、“乡村集体发展”资金,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