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是一代儒学大师,他对哲学的思考和热情已经到了忘我境界了,在哲学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冯先生有着强大的爱国情怀,在当时北平被解放的时候,很多人都走了,但冯先生则坚持流了下来,他说的很实在,自己的根在这里。但是,冯先生在民国浪潮中表现的有些怯懦,他十分的安分守己,事事谨小慎微,勤勤恳恳,就是一心的教书做学问。
冯友兰出生在河南南阳唐河县祁仪镇,要找大师的踪迹必得到其出生地一游,知来处明去处是天人合一的重要的组成,中国哲学很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要了解冯友兰先生这样一位近代中国哲学界的泰山北斗更加应该去到唐河祁仪,而且这里还有冯友兰先生的纪念馆。
纪念馆其实并不算什么稀奇,名人纪念馆是很常见的,不过,冯友兰先生的纪念馆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个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真个纪念馆的建筑形式,冯友兰先生的纪念馆是以冯友兰先生的故居为参照完全按一比一的比例建造的,基本还原了冯先生故居的面貌。通常名人故居会带有一定的纪念馆的功能,但是故居和纪念馆完全融合还是很少见的,除了这个特色,冯先生的纪念馆与其他一些名人的纪念馆基本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纪念馆门前有冯先生的雕塑,纪念馆内部有关于冯先生生平的详细介绍,还有冯先生的真迹手稿等等。
既然来到了冯先生的故里,不管怎么说,也得到冯先生的祖宅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冯先生曾经的生活气息,不过,令人感伤的是,冯友兰先生的祖宅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变成了政府机构,完全被钢筋水泥占据,唯有院中那一株银杏记录着冯家祖宅的沧桑变迁,这是冯友兰先生的祖父亲手种下的。
总的来说让人感到有些遗憾,这样一座具有浓厚人文历史的古宅就这样随着人的离开而消逝了。但稍微感到一些安慰的,是在政府的院子里有一个不小的屋子,这里面有冯友兰先生的生平介绍还有一些图片,类似于一个故居展览厅,屋子里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是一个故居的沙盘,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和感受冯友兰先生故居的全貌。
曾经的那些大师们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崛起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的民族能够屹立几千年不倒能够在民国那样的乱局中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大师们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探索,从而为民族点亮了一盏盏明灯。而到今天我们不停的纪念和怀念他们就是在守卫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每看到有近代大师的故居被毁坏心中都不禁阵阵隐痛。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那些古建筑那些大师们曾经的居所就是最直观的最好的历史凭证。
现在比较让人欣慰的是,我们开始重视这些,开始懂得保护那些古宅还有与先辈们有关的一切,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民族所走过的那些风雨的最好见证,是民族自信心的来源民族精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