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笔成诗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抚镇战贫记

郑华国 https://m.sohu.com/a/504649940_121130095

眼下,滴水成冰的严冬,却让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马振抚镇前庄村79岁的倪天旗老人倍感温暖:穿着新棉衣,住着空调间,吃着营养餐,医生护工围着转,幸福得像宝贝一样。

“这辈子算掉进‘福窝’里啦!”倪天旗老人说。这个“福窝”就是镇里为前庄村特困和五保老人建设的幸福大院。大院不大,但宽敞整洁,设施齐备,充溢着家的温暖。笔者注意到,餐厅里除了就餐条桌外,还有一个相对“高档”的圆桌,倪天旗讲:“元旦才聚过餐。这个桌是为节假日和生日聚餐专门准备的。”

脱贫适逢其时,细节考究质量。像倪天旗一样,全镇多名贫困群众开始同步迈入脱贫时代,过上了“精神有寄托、增收有门道、面上有尊严、生活有保障”的体面日子。马振抚镇地处大别山余脉,是全县仅有的两个山区贫困乡镇之一。全镇共有9个贫困村、贫困群众户人,贫困发生率最高时达到3.8%,因病因残致贫高达97.5%。

越是难题横亘,越要破题求解。镇党委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筑牢一座党建堡垒,完成一项搬迁任务,开辟一条增收渠道,织密一张保障网络,夯实一个振兴基础,以“五个一”策略在灵山秀水之间落笔成诗,奏响了一曲战贫凯歌。

尽锐出战:筑牢一座党建堡垒

“石大姐,这个月的救助金领了没?有困难了就言一声。”每周四是唐河县的扶贫日,每到此时这个熟悉的声音就在马振抚村脱贫户石正兰家响起。

说话的人是镇包村干部、脱贫责任组长杨玉景。虽然脱了贫,但带着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的石正兰一家始终是他的牵挂,定期走访、精准帮扶是他的工作常态。

在马振抚镇,多名帮扶干部长期奔波在扶贫一线。从党委书记到一般同志,从驻村队伍到村组干部,“最得力的干将抓扶贫、最骨干的力量干扶贫”成为战贫动力之源。

党建助力,扶贫给力。镇里成立脱贫攻坚联合党委,镇党委书记任书记,下设若干个专项联合党支部,打破地域、行业、层级壁垒,实现职责同担,共联共建。尤其是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建立了小龙虾产业发展联合党支部,引领贫困群众龙虾池里“捞”幸福。

全域党建基础牢,脱贫攻坚劲头足。镇里定点扶贫单位一律继续帮扶出列贫困村,全镇公职人员全部分包贫困户、贫困户全部由公职人员分包;开展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大比武”“争做五彩第一书记”“说说我帮扶的贫困户”等活动,持续转作风、树形象,凝聚起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安居乐业:完成一项搬迁任务

抬头见山,侧耳听泉,闭目闻香,伸手拂风.....走进马振抚镇老龙岗扶贫易地搬迁安置点,生态之美扑面而来。

“在这儿住的安心,吃的放心,玩的开心,收入称心,真是穷窝挪福窝,喜事多又多!”62岁的邓学云老人一说起现在的新家格外高兴,“就咱房顶上的光伏板,晒晒日头就把钱赚了。”

老龙岗搬迁安置点年建成,是唐河县最早一批建设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之一,总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0多平方米,安置易地搬迁贫困户61户人,实现了地面硬化、草坪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为搬迁群众营造了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马振抚镇,像这样的安置点共有9个,有户名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搬得出还得能致富。为了让贫困群众扎下根,镇里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安排种植、养殖产业;对无劳动能力的搬迁户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村委”的模式,进行流转土地或入股分红;在转移就业方面,开发了合作社务工、扶贫车间就业、省级公益性岗位、政府购岗、外出务工等多种形式帮助其增收。其中,前庄村安置点搬迁户实现光伏扶贫全覆盖,人均年增收约元。

就这样,马振抚镇在完成了辖区内贫困群众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后,及时转入后续扶持和管理工作,采取提升安居条件、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增收能力“三提升”措施,实现了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双轮驱动:开辟一条增收渠道

荒山披新装,绿茶生红利。虽值严冬,但马振抚镇栗棚村的一片片茶园依然错落有致、绿意盎然。

村茶叶合作社负责人程炜自豪地介绍,茶产业已经是栗棚村最大的特色产业,目前茶园面积达到多亩,年产鲜茶10吨,吸纳接收农民务工人员多人,其中建卡贫困户人,贫困户股东年分红可达元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群众的就业和持续创收问题。

产业就业齐步走,幸福日子有奔头。

一方面,实现产业发展全覆盖。依托红薯、药材、虾稻共作等优势产业,以产业奖补、就业奖补、兜底关爱资金等形式,对贫困户实行差异化分配,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镇贫困群众户均叠加3项以上产业增收项目,确保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年以来,共建设16个村20个集体产业项目,覆盖全镇户贫困群众,个人自主实施项目个,发放资金47万余元。

另一方面,实现就业扶贫全覆盖。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通过挖掘县域就业潜力、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公益岗位兜底就业等一系列稳岗就业措施,实现了所有有就业能力的贫困群众“应岗尽岗”“人岗相适”,贫困群众通过就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两年来,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政府购岗等,发放资金多万元,受益贫困群众多人。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