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进入桐柏山区后,经中共鄂豫边工委介绍情况和实地观察,感到这里靠平汉路和汉水太近,回旋范围小,又有敌重兵追堵,不易立足,省委研究,决定向伏牛山区前进。
当时为了隐藏北上意图,迷惑和调动敌人,我军继续西进,并派少数部队佯攻枣阳县城。敌军果然纷纷向枣阳集中,我军却突然从枣阳城北掉头东进,转向东北方向,且在铜柏县以西的歇马岭一带,击退敌“追剿队”第二支队的进攻。
当我军驻韩庄时,当夜得知西面三十里路的湖阳镇下午到了敌军。省委分析认为,西有敌军堵击,东有敌军追击,必须要跳出敌军前后夹击。我们没有军用地图,靠一本袖珍地图行动。从地图上看到驻马店西北有一片山地(一九三0年以后出版的袖珍地图没有这片山地),决定向东北方向转移。省委认为我任军长后,还没有和部队见过面。就集合部队由我讲话进行动员。我给部队讲了当时的敌情,说明我们行军不能走直路,应该弯曲前进。我军向东北方向转移。
由鄂像边工委书记张星江带路,越过陡峭高山,次日早抵达平氏镇,跳出了敌军的夹击,在平氏镇休息一天。
黄昏出发,经泌阳城南和城东,于第二天早上,到达驻马店西北山区的王店、土凤园、小张店一带。跟踪而来的敌“追剿队”第二支队向七凤园发动进攻,我军直属队和二二五团予敌以打击后,沿小道赶到王店与军主力会合,向西北急进,意图是越过许昌至南阳的公路进人伏牛山。
我军以二二四团、二二五团和军直属队为前梯队先行出发,以二二三团为后梯队阻击尾追之敌,掩护全军行进我军采取了急行军甩掉尾追敌军的行动。
这一天,恰巧碰到寒流,气温突然下降,北风刺骨雨雪交加,我军指战员衣服单薄,又被雨雪湿透、饥寒交迫,十分疲劳。当天下午一时,我前梯队进至独树镇附近,准备由七里岗通过公路。可是,敌一一五旅和骑兵团已抢先到达,并占领了七里岗、砚山浦一线阵地,突然向我行军队形猛烈射击。当时能见度差,我军发现敌人较迟,加上战士们手指冻僵,拉不开枪栓,以至被迫后撤。敌乘机猛烈冲击,且从两翼包围,情况险恶。
在这危急时刻,军政委吴焕先抢先到达先头团,当机立断地稳住部队,指挥二二四、二二五团就地抵抗。他向战士们大声疾呼:“同志们!就地卧倒,坚决顶住,决不能后退!”战上们趴在泥泞的地上,利用地形地物,顽强抗击敌人。吴焕先从交通队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高声呼喊:“同志们!现在是生死关头,决不能后退!共产党员跟我来!”他带领部队冒着敌人密集的大力,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与敌展开白刃搏斗。这时副军长徐海东率二二三团跑步赶到,立即投入战斗,经过一番恶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接着,军领导指挥二二三团向七里岗之敌发起冲击,想冲开一道缺口,冲过公路。但是,由于敌人的疯狂阻击,连冲三次,都没有达到目的。于是命令部队转为固守七里岗、砚山浦以南村庄并以反突击打退敌多次进攻。
天黑以后,全军在杨楼集结整理,经研究后,认为后面追敌赶到,形成前后夹击,对我十分不利,必须迅速绕过当面敌军。但是,经过一天急行军和激烈战斗,当夜又下着大雨,部队进屋吃饭、休息难以集合,干部们只好逐房赶出战士集合,向东行进。
由保安镇越过公路。第二天早晨,上了伏牛山,战士们都喜形于色非常活跃。因为长期习惯山地作战,这些天全在平原上紧张的行军作战,很不习惯,现在又上了山,战士们高兴是很自然的。
独树镇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的恶战之一,天时地利都不好,敌几万步骑兵前堵后追,但终于把敌人甩掉,胜利进入了伏牛山。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奋勇当先,二是全军指战员上至军领导下至每一个战士的顽强战斗精神,三是我军遵守群众纪律,秋毫无犯,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援,四是地下党组织的支持,例如张星江同志的帮助。他一直到卢氏才离开我军。
事隔五十二年,一九八六年三月,河南省唐河县委同志到北京找我,要我为张星江烈士纪念碑、唐河革命烈上展览馆和星江小学题词并带来了材料,我才知道张星江同志已于一九三六年三月二十七日,领导孤峰山夺枪斗争、为掩护部队突围壮烈牺牲。他是河南省唐河县毕店乡张心一村人,一九0五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一九二七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加入共产党。曾历任中共唐河县委委员、南阳中心县委书记、鄂豫边特委和临时省委委员、鄂豫边工委书记、鄂像边省委书记和鄂像边红军游击队指导员。
是鄂豫边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一九三四年一月,曾代表鄂像边省委参加在瑞金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我在这里加入这一段文字,以表达我对张星i下烈士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