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丨守好地方种添彩

本文转自:大河网常天佑与科技人员在查看“航宇19”小麦穗粒数。原晋洋摄工作人员观察立式槽体栽培韭菜长势。王艳斌摄“姜中之王”张良姜。叶全花摄编者按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大到国家粮食安全,小到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都与种业安全息息相关。种子是“农业芯片”,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是破解种源“卡脖子”的关键,也是把种子牢牢攥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筑牢粮食安全稳定的基石。从传统种植到农林牧副渔,农业领域的“大种子”不仅有小麦、韭菜等作物种子,还包括树木、种牛、种鸽等林业和畜牧种质资源。近日,记者走访平顶山各地的育种专家、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林场基地,欣喜地看到,一些地方良种已经在各自领域挑起大梁。世界韭菜看中国、中国韭菜看平顶山,宝丰小麦品种两获国家审定推广,郏县国家侧柏良种基地为全国最大侧柏基因库,郏县红牛为全国八大良种黄牛之一,舞钢自主选育天成种鸽有望成为国内第三个种鸽畜禽新品种……这些优质地方良种在令人欣喜的同时,也展现了平顶山市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与担当。宝丰小麦两获国家“金种子”□本报记者张建新薛迎辉“这棵小麦的分蘖可达到25株,麦穗有90粒,在‘一增一减’中提高了产量。”6月16日,在宝丰县肖旗乡河南航宇种业种植基地,常天佑向参观的众人介绍。成穗率高增的是重量,分蘖性强减的是种子播量,每亩种子减少5斤投入,单株麦穗重量提高,自然在“一增一减”中提高了小麦产量,他进一步解释道。不同于普通的种植户,小麦收割后就没事,常天佑则和科研人员在反复查看收割后的“材料”——不同品种成熟后留下来的单株小麦,为进一步的育种和试验做准备。优种才能粮丰。日前,常天佑的“航宇19”小麦传来喜讯:南阳唐河县大田示范基地达到.1斤/亩,宝丰县赵庄镇岔河寺村种植大户丁天一的亩小麦也达到了每亩斤的高产。看着自己培育的小麦品种再获丰收,常天佑很是兴奋。“航宇19”去年正式通过国家审定,是继20世纪80年代初宝丰县培育出“豫麦2号”(宝丰)后的又一粒“金种子”,他说。“航宇19”也因抗性好、产量高、抗旱节水、商品性好,大田表现突出等优异特性广受好评。目前,该品种已经在河南及周边江苏、安徽、陕西3个省份累计示范种植万亩,平均亩产大多在斤以上,高产攻关田达斤。比起“航宇19”的高光,常天佑则是该县肖旗乡的普通农民。年高中毕业后,他曾长期从事种子销售等农资生意,年开始致力于小麦新品种的创新研发工作,并承担国家、省、市的小麦、甜瓜等新品种鉴定推广工作。年以来,他培育的小麦种子因搭载“神舟十号”“实践十号”圆了航天育种梦。“航天诱变只是技术手段,与分子生物育种、传统人工杂交一样,小麦品质优质更看重于综合抗性、土壤环境适用性、产量等多种指标。”常天佑说,除“航宇19”外,常天佑和其团队研发的“航宇”16、20、23等系列品种,将提交省里审定或正在参加省和国家审定试验。常天佑及航宇种业是宝丰县把种子安全攥在自己手中、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的缩影。宝丰县农科所是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站宝丰分站,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试验、引进、示范推广。目前,该所已先后培育出“豫麦2号”、玉米品种“大成”2个国审品种,“宝科8号”“宝玉”“宝黑豆2号”3个省审品种。其中,“豫麦2号”是我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小麦品种,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鹰城韭种成就全国“第一城”□本报记者张建新薛迎辉你见过的最大韭菜是啥样子?6月16日,叶县任店镇久星科技园中国韭菜文化馆,一棵95厘米高、直径约2厘米的韭菜,让参观的游客大开眼界。“这哪是韭菜,分明是苗条版的大葱好不好”“一根韭菜就可以包一顿饺子”随着朋友圈的转发,这棵“大葱韭菜”一时间小红了一把。“这是我们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培育出的韭菜新品种‘久星18号’,不仅叶片宽大肥厚、株型紧凑,还抗病性强、耐贮存运输。”河南久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金海介绍。看着眼前这位68岁的质朴老农模样的总经理,很难想象他还是久星科技首席育种专家。马金海从20岁起就开始研究韭菜育种,至今已有48年,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育种专家。40余年潜心付出,收获也硕果累累。在马金海带领的科研团队的艰辛努力下,久星科技现有韭菜种质资源个,培育出极抗寒、不休眠、浅休眠、深休眠等久星系列28个品种,推广到全国31个省(区、市),不仅满足各种保护地、露地等多种栽培模式的需要,还能保证韭菜的常年供应。走进久星科技平方米的连栋智能温室大棚,28个品种展示、韭菜育种技术、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模式等区域有序排列。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各种新式花样栽培:水培、气雾培、沙培、多层叠碗栽培、立式槽体栽培、三层A字架椰糠栽培……科技让韭菜种植的方式越来越多。高新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是久星科技加强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韭菜全产业研发应用的缩影。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设立“中国农业大学平顶山教授工作站”;与江南大学、河南健康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研发“韭菜精油”“韭菜色素”“韭菜酒”“绿色韭菜富硒挂面”等药食两用健康产品。马金海介绍,久星科技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韭菜科技园,在韭菜科研育种领域创造出韭菜育种研究面积、繁育面积、全国推广网点等八个全国第一。与久星科技一样,平顶山市农科院也是全国韭菜育种行业的翘楚。去年3月,该院与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通力合作,进一步提高韭菜育种水平,巩固该市在全国韭菜育种方面的领先地位。小种子,大产业。全国市场上,每10棵韭菜就有6棵是来自平顶山的优质良种。正是秉承“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的信念,在平顶山市数代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形成了如今的韭菜育种“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平顶山”的局面。张良黄姜认证农业“国字号”□本报记者张建新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冰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又到炎炎夏日,祛暑开胃的姜茶必不可少。可你知道吗,鲁山县张良镇生产的黄姜,有“姜中之王”的美誉,自汉朝起便为历代宫廷贡品,闻名天下。6月15日,记者来到张良镇蔬菜种植基地,只见30多厘米高的姜苗郁郁葱葱,间隔几垄便有一行玉米,上面是一张黑色遮阳网。“张良姜喜阴凉,套种玉米就是为了遮阳。”41岁的鲁山县圣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飞飞说。张良姜因产自张良镇沙河南岸而得名,有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地土质为淤积而成的褐黏土,富含硒、锌、铁、镁等各类矿物元素。独特的土质、灌溉水源和栽培方式使张良姜形成了色泽深黄、辛辣芳香、气浓味长、质实丝多、百煮不烂、久贮不腐等特点,年被农业农村部登记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我们对姜种要求非常严格,要选没有任何病虫害的姜,保存在姜窖里,次年经过晒姜、催芽、打垄等程序,在清明和谷雨之间播种,于下霜前收获,每亩地需要姜种斤。”杜飞飞介绍。除了选良种,张良姜还对土地要求苛刻,隔两年需要换一茬新地种植,既能防治病虫害,又能恢复土地肥力,从而保证姜的品质。杜飞飞说:“张良姜个头小,每亩地最多收获七八千斤,但价格比普通生姜贵三四倍,每亩地利润能达1万元左右。”杜飞飞夫妇原在安徽打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杜飞飞思乡心切,年回到老家张良镇,成立了鲁山县圣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生姜种植。几年来,为了扩大产业种植规模,他辗转奔波,与科研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积累完善种植技术。小两口还把成熟的种植技术推广给周边群众,带动周边3个乡镇种植户70余家,种植面积达余亩。不仅实现余人就业,还打造出了张良镇黄姜产业链。年,他又整合资源成立鲁山县飞健农业有限公司,组建张良姜产品研发团队,不断提高传统种植亩产,每亩效益提升多元。近年来,在鲁山县圣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鲁山县飞健农业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的引领下,当地不断驯化、引进新品种、改进传统种植技术、引进绿色发展理念,张良姜的产量、种植面积、品质等逐年攀升,年全县种植面积达余亩。如今,合作社在县里的支持下,建成生姜大型储藏窖5座,年储藏量余吨,形成了集育种、催芽、种植技术管理、土地托管、窖藏、清洗和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体系,成了张良镇的支柱产业。年7月,张良姜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姜认证。记者手记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作为农业芯片的种子,对粮食和农业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如何攥紧中国种子,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平顶山韭菜缘何叫响全国,靠的正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同样,也是凭借着多年在小麦育种方面的创新,宝丰小麦40年间两次通过国家审定,成为守护粮食安全的“金种子”。再好的种子产品,也要体现在各地的生产成果之中。“航宇19”小麦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超万亩,“久星”韭菜因为广泛的适用性在全国各地种植,张良姜则凭借“致富姜”而让产业和品牌不断提升。只有大力推广应用,稳步提升产量和效益,种子才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更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只有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才能在种业振兴的道路上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把种子牢牢攥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