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脱贫攻坚和疫线战场上的巾帼女将,以柔弱的肩膀担起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她如春天里的花朵,温暖、芳香,给人带来无穷的希望和力量。她没有男儿的铁血阳刚,却有“不输男儿”的坚毅和勇气;她没有男儿的钢拳铁腕,却拥有特有的柔情与细腻。生活中她是母亲、妻子、女儿,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她又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女战士”,她以越是危险越往前的力量展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三年来,她用不懈的奋斗书写着出彩的脱贫答卷,让苦涩的生活在无悔的青春汗水中开出绚烂的花。她就是唐河县统计局驻东王集乡郑沟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王伟。
王伟,女,中共党员,唐河县统计局主任科员,年11月起任唐河县东王集乡郑沟村第一书记;县巾帼建功标兵;市三八红旗手;年4月,被南阳市委评为优秀防疫驻村第一书记;年5月,被国家妇联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央视13套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省、市电视台、市党员教育频道先后专题报道王伟驻村抗疫个人先进事迹。河南选送最美家庭王伟家庭先进事迹在央视网进行了报道,这是河南最美家庭唯一代表在全国央视网播报,在全国、省、市引起了巨大反响。
断奶携子,一线摸爬滚打
驻村第一书记的一个特殊历史使命:保证所驻村整体脱贫,保证村辖贫困户在年底全部实现脱贫。这个使命,客观地要求每一个第一书记,务必脱岗舍家,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行动中。
年11月,当王伟夫妻俩接到驻村任命时,她全家的宝贝蛋儿、不满8个月正在哺乳期的“小石头儿”,谁来照顾?老公公食道癌,勉强可以自理,但年事已高。大女儿刚考进南阳一高。家庭一时陷入困境。
王伟狠心地给小石头儿断了奶,买足了奶粉,哭着对老公公说,“爸,俺们下乡了,辛苦你老人家,“小石头儿”就交给你了!”
“放心去吧。”老人坚定地说了一句。
自此,67岁的爷爷和8个月的孙子,相依为命……
夫妻俩分别在两个乡镇的两个贫困村里耗智尽力,无怨无悔!
年9月,老爸再次犯病,王伟无奈只好带着1岁半的小石头,随自己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上摸爬滚打。“小石头儿”一天天长大,哪知一场突来的疫情把这个幼小的生命推到了最危险的一线。
年大年初三晚上,王伟看到市县电视通报,因为他与丈夫两人驻村都与湖北紧邻,属于重点防控区,立即收拾行囊赶回村部组织抗疫。过年在家的大女儿担负起了照护爷爷和小弟弟的重担。可是,已经读高三的女儿接到网上复课备考的通知后,王伟更加犯难。这位年轻的党员、妈妈,唯一的选择,就是再一次抱起“小石头儿”,捂上大大的口罩,在村边卡口,在巡查路上,在支部会上,在贫困户的家中……
不忘初心,一路砥砺前行
郑沟村是年脱贫村,共10个自然村,户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51人。刚一到村就被村里贫困户、五保户简陋的房舍、粗糙的饭食震惊了,那一刻她骤然感到了肩上的担子和责任。为此,她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清单,下决心一定要扎根基层,给自己和人民群众一个交待。她一边积极与县民政局、社会爱心机构等多方联系,一边向局领导汇报,做好应急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四处奔波中得到了唐河县爱心志愿者协会的鼎力相助,爱心志愿者协会连续三年来为郑沟村送来爱心物资7万余元。
张才明家有4口人,妻子3级残废;儿子自幼脑瘫;家庭因此而致贫。王伟把他们视为亲人,把脑瘫儿视为自己儿子,带领扶贫工作队员通过耐心和实在的帮扶,张才明逐步变得开朗、积极,主动对儿子实行康复训练,儿子从无表情到会笑会哭,从不能站立到蹒跚走路,家庭收入从不足元到目前的元,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决心在脱贫小康路上不拉后腿。
年元宵节傍晚,王伟正在村防疫值勤,突然接到村民李书忠的电话,说小女儿邢静突然昏迷不醒。王伟和村医第一时间赶到这家,同时联系救护车,及医院,由于疫期要求严格,王伟跑上跑下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在小女儿被查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王伟又与县红十字会联系,为小女孩申报“小天使基金”3万元救助款。
张才生,年不慎高位瘫痪,家庭因残致贫。正值壮年的他从此萎靡、消沉。王伟知道了情况后,成为他家的常“客”,三天两头登门,寓开导、励志于聊天之中。爱人郝霞深受感动,开始发奋自强,除每天把丈夫照顾的干净、阳光,还不顾疲倦地种好庄稼,养好猪牛。大儿张幸亚年考入河南大学,一双龙凤胎儿女已进入初中学习,全家易地搬迁住进了新房。
驻村三年来,王伟深深地体会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深层意义与肩上所担负的责任,也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共产党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初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该有的责任和担当。”王伟语气坚定地说。
聚力脱贫,一路乘风破浪
村民富不富,先看党支部,王伟深知党建引领的深刻意义,她一心一意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驻村以来摸索出了“三问三制”工作法,筑牢了村支部党建工作的基石。大家主动结对帮扶贫困户、带头承揽扶贫项目、发展“两业”。全村上下形成了“党员干部齐上阵、大事小事不出村,齐心协力同抗疫,脱贫攻坚建小康”的良好氛围,更是为全村培养了一支永不撤走的扶贫工作队。现如今,郑沟村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精神风貌正发生着日异月殊的变化。
产业是扶贫的“硬核”、就业是脱贫的“保障”。两年多来,王伟结合驻村实际情况,促生本土产业。组织了蜜桃、烟叶专业合作社。其中,才奇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烟叶亩,标准烟炕一处,年产值近百万元,净利润达40万。带动贫困户10户15人,户均年增收元以上。
建成了占地平方米的大华机械扶贫加工车间,务工人员辐射周边郝店、安庄等五个村委,吸纳10多名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建设新饶扶贫家庭农场一处,带动村内群众发展黄桃种植基地亩,带贫全村22户贫困户,实现带贫全覆盖,人均增收元以上。烟叶种植基地亩,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文章,带贫10户15人。成立电商扶贫服务站一个。
贫困户张四远说:“在家里种种地、搞搞编织、打打零工,收入提高了,手头宽裕了,精气神也不一样了。”目前郑沟村实现了“三增一降零发生”,即产业覆盖率、就业覆盖率、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贫困发生率骤降,信访案件三年来零发生。目前郑沟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44%,全村仅剩3户11人待脱贫。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王伟对收官之战信心满满:“我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以只争朝夕的干劲为郑沟村的老百姓交上一份完美的脱贫收官卷,谱写出更加绚丽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通讯员:刘栓伟王静
审核:文金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