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社旗县太和乡那座70年的转楼,承载了

北京治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312/8740638.html

河南省社旗县太和乡的转楼,是当时富甲一方的当地大地主李子炎出资兴建的一座中学的遗址。年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转楼的设计别具匠心,完全是中西合璧的杰作。它坐北朝南,砖木瓦结构,平面呈“回”字型,整楼为一天井院格局,由东、西、南、北四楼组成,浑然一体,巧夺天工。该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楼高12.8米,东西长46.7米,南北长40.5米,上下三层,共有房舍间。松木楼板,杉木横梁,室内用编织花纹的苇席作顶,地面全部蓝色方砖铺就,整洁美观而又能起到很好的防火效果。

人注目的是南楼的正面和天井院内一、二楼的四侧走廊,分别由26个、48个大型的连环拱圈支撑,上下、左右、前后完全对称,既符合了力学原理、满足了室内采光的需要,又节省了建筑材料,更给人以和谐统一、庄重典雅的美感。墙体厚达50厘米,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暖作用,居室冬暖夏凉,均衡设置的对开窗又有利于空气流通,使室内空气清新、气温宜人。最妙的是,楼的四角均有楼梯供人上下,楼的南面和天井院内一、二楼的四侧都设有走廊,前后左右上下,人行楼上可以随意穿廊越室、四通八达,故有“转楼”之称,又因其外型为欧式风格,所以又被当地群众称为“洋楼”,饮誉四方。

宛东民谣云:“唐县城的塔,离天只有一丈八;源潭街的铁旗杆,离天只有一槄秆;太和街的大洋楼,离天只有一指头;赊旗镇的春秋楼,一下子插到天里头。”(笔者注:唐县城的塔,指的是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唐河县的泗洲塔;槄秆,高粱的秸秆;春秋楼,遗址在今天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旗县陕山会馆内,已毁于战火。)这民谣正是该楼卓然风姿的又一佐证。

该建筑原为私立学校蔚文中学的教学楼,李子炎亲任校长。

年7月,蔚文中学边建设、边招生,最初设有男子部和女子部,男女生分开上课,还设有小学部,年学校增设高中部。年,正值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时期,伪唐河县政府按二、五减息政策,为李自炎减去40顷土地面积的赋税。值此,他将其作为兴学的资金,用近10年时间终于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转楼”和可供千人居住的一座“寝楼”。蔚文中学管理很严格,无论贫富子弟,一律量才录用,很受群众欢迎。

李子炎用高薪聘请各地名师和管理人才来学校工作。

蔚文中学设有图书馆,配有实验室,购置有动植物标本和化验仪器。在当时是豫西南一带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教学条件最完善、师资力量最雄厚的一所私立完全中学,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人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转楼还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他曾是我地下党活动的中心。建楼期间,从河北省来的地下党员郑国安,以“木匠”身份作掩护,趁势打入太和寨,在此发展革命力量。当时的中共地下党员刘花年、仝保乾等人,也曾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发展党员,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革命理论,开展革命活动。

年旗县建县后改为“太和民中”上世纪70年代初改为“社旗县第四高中”(也称永红高中),后又年更名为“社旗县太和乡第二初级中学”,其间这座转楼一直作为全校师生宿舍楼和教学楼使用。无数的学子曾在这里读书上进,改变自己的人生,奔向外面的世界。“转楼”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的2004年,太和乡初中搬出了“转楼”,这座建筑停止使用,交由太和镇文化中心”管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5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